广播电视编导
职业定义:编导职业是一个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进行系统性创作活动的职业。
个性定义:编导,即负责一线节目的生产,包括选题、文案写作、节目录制、剪辑制作以及节目播出等工作的人员。
1、 创作前期,承担选题、构思、确定拍摄方案,做好拍摄前的各项准备等工作。
2、 节目拍摄中,对外落实具体拍摄事宜,对内统筹安排拍摄进程、采访事宜,在拍摄现场要进行场面调度、安排或指挥拍摄等工作。
3、 编辑制作后期,主要承担文字稿的审核、指导剪辑工作、把关全面最终效果等工作。
第一,由于编导的创作可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编导需要成为一个“通才”,尽可能多的接触、学习各种知识,才能开拓视野、互补互促、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第二,编导是把控节目灵魂的人,需要非常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政策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思想素质、品德修养,能够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保持高度一致。
第一,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第二,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第三,掌握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前期选题策划阶段,会用到话筒、录音笔等采访工具,office等软件;
中期拍摄阶段,会用到监视器、对讲机等工具;
后期制作阶段,会用到final cut、premiere、大洋等视频编辑软件、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等音频编辑软件。
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
各种补助补贴:工作餐补贴、节假日补贴等。
教育培训:为帮助提升相关技能,单位一般为编导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形式有在职培训、短脱产培训、公费进修等。
休假福利:国家法定假日、产假等。
特殊补助:大病等。
第一,责任。正确引导舆论,热情提供服务。
第二,真实。避免因为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实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第三,公正。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勇于批评和揭露违法违纪行为、消极腐败现象和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风气。
第四,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好政治关、事实关、安全播出关。
第五,尊重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荣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