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北洋官铁路局创办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设土木工程学科。
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
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
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
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
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
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
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
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
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理联合学院。。
卢沟桥事变爆发,学校被占领,学校迁湘潭、湘乡杨家滩、贵州平越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暂行并入唐山工程学院。
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北平铁道管理联合学院改组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有土木、矿冶两系)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有铁道管理一系)。
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再次迁校到四川璧山办学。
学校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归教育部直辖,迁回唐山原址办学
唐山工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合并组成中国交通大学,学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学校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北方交通大学撤销,所辖两院分别更名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学校采矿系、冶金系、化工系、建筑系、信号专修科以及土木系水利组、电机系电讯组等系科调往时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
唐山铁道学院成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学校整体从河北唐山内迁四川峨眉办学。
易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原成都铁路局所属成都铁路技术学校及原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所属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划归西南交通大学,两所学校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中专部”,设在成都。
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校部搬迁至四川成都,从而形成了成都、峨眉两个校区。
学校通过原铁道部和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专家组预审,成为全国最早进入“211工程”建设阶段的高校之一。
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学校成为教育部和原铁道部共建高校。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投入使用,“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格局形成。
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
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
学校分别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成都军区总医院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时,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成立。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西南交通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与中国公路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交通大学